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 盤點16國30組藝術家!

【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 盤點16國30組藝術家!10/5 隆重開幕】
早前介紹過的,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會資料,今次由位於臺中的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,今年已是第七屆,首次邀請兩位知名藝術家擔任策展人,加上16國30組藝術家,肯定擦出火花,就讓我們介紹兩位策展人(包括新加坡)及盤點30組藝術家:

許家維
1983出生於台灣台中,現生活與工作於台灣台北。2016畢業於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,許家維在藝術的實踐上,將影像製作過程本身,視為一場真實的行動,形成人、物質與地方的另類關係。曾經舉辦的個展包括:2018年森美術館,2016年台北鳳甲美術館,2015年荷蘭凡•阿比美術館等。聯展包括2019年荷蘭國家電影資料館,2018年光州、釜山、上海及雪梨雙年展,2017年德國柏林世界文化宮《2 or 3 Tigers》、2016年台北市立美術館《台北雙年展》、2013年上海外灘美術館《HUGO BOSS亞洲藝術大獎》、2013五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等。他身兼策展人角色所策劃的展覽包括台北鳳甲美術館《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》(2018)、曼谷文化藝術中心《理解的尺度-台泰當代藝術交流展》(2012)等。

何子彥
1976年出生於新加坡,2007年於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東南亞研究碩士學位。他的創作形式橫跨電影、裝置、現場表演,其作品脈絡常來自於歷史、哲學和藝術史的文獻參照。曾在各大國際美術館、畫廊、影展及藝術節展出。近期個展包括2018年的德國漢堡藝術協會與上海明當代美術館、2015年的西班牙古根漢美術館與德國柏林DAAD 畫廊、2012年日本森美術館等,並曾代表新加坡參加2011年第54屆威尼斯雙年展。近期聯展包含:光州雙年展(2018)、德國柏林世界文化宮《2 or 3 Tigers》(2017)、上海雙年展(2014)及印度科欽 — 穆吉裏斯雙年展。並曾參加2018年的德國國際索馬藝術節與日本TPAM 橫濱表演藝術節、2015年韓國光州亞洲劇院藝術節和2018年所舉辦的德國布魯塞爾藝術節等。除此之外,其作品曾於多地放映,如德國柏林影展、美國辛丹斯電影節、洛迦諾國際電影節、法國坎城影展和威尼斯國際電影節,以及鹿特丹國際電影節。

16國藝術家,30組藝術家,重新解讀亞洲議題
2019亞雙展參展的藝術家為:寇拉克里・阿讓諾度才&亞歷克斯・格沃伊奇&男孩子(Korakrit ARUNANONDCHAI & Alex GVOJIC (with boychild),泰國/美國)、安塔日沙(Antariksa,印尼)、祖列伊哈.喬杜里(Zuleikha CHAUDHARI,印度)、林育榮(Charles LIM,新加坡)、夏爾芭.古普塔(Shilpa GUPTA,印度)、羅斯里胥安姆.伊斯梅爾(伊謝)(Roslisham ISMAIL (a.k.a ISE),馬來西亞)、郭鳳怡(Guo Fengyi,中國)、江凱群(CHIANG Kai-Chun,臺灣)、邱承宏(CHIU Chen-Hung,臺灣)、何銳安(HO Rui An,新加坡)、黃思農/再拒劇團(Snow HUANG/Against Again Troupe,臺灣)、朋琵萊.明瑪萊&紀拉德.明瑪萊(JIANDYIN,Jiradej MEEMALAI and Pornpilai MEEMALAI,泰國)、希瓦.K(Hiwa K,伊拉克)、李禹煥(LEE Ufan,韓國)、劉窗(LIU Chuang,中國)、劉玗(LIU Yu,臺灣)、打開-當代藝術工作站(Open Contemporary Art Center,臺灣)+Lifepatch(印尼)、朴贊景(PARK Chan-Kyong,韓國)、鐵木爾.斯琴(Timur Si-QIN,德國)、吉拉德.拉特曼(Gilad RATMAN,以色列)、澤.舂(Tcheu SIONG,寮國)、武基爾.蘇亞迪(Wukir SURVADI(Senyawa),印尼)、丁昶文(TING Chaong- Wen,臺灣)、黃漢明(Ming WONG,新加坡)、渡邊麻耶(Maya WATANABE,荷蘭/祕魯)、王思順(WANG Si-Shun,中國)、田村友一郎(Yuichiro TAMURA,日本)、王虹凱(WANG Hong-Kai,臺灣)、于一蘭(YEE I-Lann,馬來西亞)、薩望翁.雍維(Sawangwongse YAWNGHWE,緬甸)。
其中來自泰國的寇拉克里・阿讓諾度才,和德國籍的鐵木爾.斯琴都是近年極受國際矚目的年輕新銳。甫於今年威尼斯雙年展主題館展出的阿讓諾度才,身兼視覺藝術家、導演、說書人,擅長以錄像和行為藝術等多元的手法,訴說交織於文化移植與融合的故事。本次展出他與藝術家亞歷克斯.格沃伊奇的最新共同創作,取材自泰國12名孩童與足球教練受困洞窟中被拯救的事件,反映泰國傳統思維、自然環境、科技發展、政治與文化之間的關係。鐵木爾.斯琴曾參展2016柏林雙年展,德國和蒙古混血加上多元的成長環境,塑造出他對自然和文化之間關係的獨特的感知能力,作品常透過科技來審視人類歷史和自然世界的基礎,反思人類獨尊的位置。
林育榮以曾代表新加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《海況》計畫,運用攝影、影片、錄像等媒材,探索海洋環境及歷史,檢視民族國家的政治生態及生物物理輪廓,此作品曾在新加坡、法國、荷蘭等國的知名藝術機構展出,也曾受邀至上海、大阪、雪梨、冰島、愛爾蘭等地的雙年展及日本愛知三年展展出。知名的韓國藝術家李禹煥是日本當代藝術運動「物派」(Mono-ha)的建構者與代表性人物,重視還原物質的原始面貌及作品的空間,作品富含東方哲學意涵,策展人刻意將此次所展出的三件李禹煥作品放置於不同展區,嘗試在當代概念與傳統哲學之間,提供更多可思考的觀展線索。
9組委託新作,探索未知世界
策展人何子彥表示,希望現有作品能打開新的觀看脈絡,並激發出更多共鳴;此外,本屆的委託新作有9組,是有史以來亞雙展委託的最高數量。何子彥說:「我和許家維都堅信,雙年展主要的功能不只是在展示作品,更要和藝術家們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。」
委託作品緊扣策展主題,當中不乏涉及繁複技術及深度的研究計畫。例如臺灣藝術家江凱群在作品《豐田玉庭園》中用化學技術製造玉石,以基礎的閃玉結構方程式,作為從個人經驗到閃玉的顧盼;而泰國跨領域藝術策展雙人團隊JIANDYIN則透過「磨擦流動:魔幻之山計畫」,關注民族國家和贊米亞地區邊界地帶中,根植於對抗相對運動或磨擦流動產生的現象,探討地區歷史、社會政治、經濟文化狀態之間的關聯。
臺灣藝術家王虹凱持續以聲音做為概念性手段探究社會關係,作品《這不是國境音樂》追溯臺裔作曲家江文也的音樂軌跡,透過一系列的展前工作坊,企圖帶領觀者穿越地質、災害、身體、社會、歷史等面向,搜索1935年台中大地震發生前後的觀測資料與口傳記憶等,以及殖民政府引進的現代地震測報和統治技術。藝術家丁昶文的裝置作品《處女地》,源自殖民者運用殖民地風土和生態資源開發疾病解藥「奎寧」的歷史,奎寧的功效也為殖民者提供了深入熱帶叢林和島嶼的新機會,成為另一種鞏固帝國的武器;作品以舞台、錄像和聲音等多樣元素,讓身歷其境的觀看歷史成為可能。


以「異人」視野,打破界線與框架
2019亞雙展以「來自山與海的異人」為主題,聚焦於人與陌生人、與非人的相遇,以及不同意識形態間的碰撞與交會。「異人」用來指涉他族、神鬼、流亡者等非我族類;「異人」也常是連結兩端的中間者,如巫師、間諜、異國商人,都蘊含著滾動文化的能量。展覽希望藉由「異人」的視野,打破既有知識界線與意識形態的詮釋框架,開啟參觀者更多的想像和探討。
策展人許家維進一步說明此次策展概念背後的思潮脈絡:近年「人類世」此一地質年代的界定,讓人們開始反思人類中心主義,表現在當代藝術中有三種主要趨勢:一是重回部落般的前現代社會,用以批判現代性;二是以生態角度談論人如何與環境共存;三是更深入去探索技術、哲學、科技等,來理解工業革命以來的失控狀態。這些也是他與何子彥長期關注與觀察的議題,兩人的「藝術家-策展人」身分,為亞雙展帶來全觀的角度,試圖呈現上述三種趨勢的可連結性與疊合狀態,為此,本次獲邀參展的作品,無論從其作品本身,或與其他創作者的作品之間,均能窺見對此概念的串連和呼應。

亞雙展將於10月5日展至明年2月9日,展期間眾多藝術盛事輪番上陣,喜愛藝術或對亞洲當代藝術感興趣的朋友們,也可以規劃前往,包括新加坡雙年展(11月22日至明年3月22日)呢!

官網:https://www1.asianartbiennial.org/2019/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abntmofa/

「2019亞洲藝術雙年展」
展覽時間:2019年10月5日-2020年2月9日
展覽地點:國立臺灣美術館
國立臺灣美術館(www.ntmofa.gov.tw)
開放時間:週二~五 09:00–17:00,週六、日 09:00–18:00,週一休館
館 址:40359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
服務電話:(04) 23723552

#藝術 #展覽 #PR稿 #台灣 #臺灣 #美術家
#透視新加坡 #singapore #hongkong #sg #hk #seethroughsingapore #新加坡

_______________
想直接收到透視新加坡活動通知、優惠推廣資訊?想入WhatsApp群?可填表我嘅話/電郵聯絡:https://goo.gl/kVV7fK
想有更多透視新加坡資訊
Like我們的FB Page之後,
記住把「追蹤中」設定為「搶先看」
訂閱Telegram頻道:https://t.me/seethrusingapore
追蹤Instagram:http://instagram.com/seethroughsingapore
Medium,請多多拍手:https://medium.com/@1557901568897
YouTube,嚟緊有新攪作:http://yt.vu/+seethroughsingapore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